欢迎光临上海法制网!

今天是 2025年05月11日 星期天

关注社会热点

一起实现我们的中国梦

当前位置: 首页 > 教育

2024考研消息:大批高校公布调剂名额,考生有捡漏机会!

随着元旦假期的陆续结束,2024届考研生都应该要调整自身状态。或许很多考生前面一个星期都是在浑浑噩噩中度过,但如今确实需要重新振作起来。

考研学生目前有三个非常重要的事情,需要同时进行准备。首先就是要对自己的成绩进行估分,判断是否能过国家线或者是学校线,这个非常关键。

其次,则是要明确复试的复习方向,最好询问上届的学姐学长,提前做好相关规划。最后,则是要收集高校发布的考研调剂名额信息,筛选出符合自己要求的学校或者专业方向。



任何考生都不敢保证自己最终都能被心仪的大学录取,所以为了将来确保自己能读研,都需要提前关注全国各地高校发布的考研调剂信息

很多985以及211高校都接受调剂,而且还有可能会有很多热门专业,调剂名额还相当可观,如果能提前做好准备,或许将来也有用得上的地方。

如今各地高校都已经陆续启动考研改卷工作,已经完成最终的考场信息收集。这样意味着如果部分高校的报考人数小于招生人数,剩余的部分名额必然要接受校内外的调剂。

因此,目前已经有部分高校及研究所陆续公布调剂名额,希望有意向的考生能提前联系导师,这样做主要是为了能锁住优秀的学生。



我国部分高校已经公布具体缺额的人数以及专业情况,而且附带有相关要求,各位考生可以参考执行。值得注意的是,如果顶尖的985高校可能只接受校内调剂,大家需要看清楚。

比如中山大学以及哈尔滨工业大学等,往年都是如此。如果是兰州大学或者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末流985,每年也会接收大量校外调剂生,但基本都要求是双一流高校学生。

如果将来调剂到普通高校,相对而言调剂的门槛则没有那么高。这些提前公布调剂信息的高校或者专业,基本都是报名人数小于招生人数,所以才会提前向社会公布。



根据以往的情况来看,考研成绩真正出来前,都会有大量高校公布调剂信息,所以我们的考生千万不要等到成绩出来以后,再来关注这些调剂的名额以及要求。

目前距离春节放假还有一个多月时间,各地高校依然正常运作,高校本身又自己改卷。如果发现考生的成绩不理想时,也会提前发布接受调剂的信息。

这段时间考生需要进行复试准备以外,也要加强对于考研调剂方面的信息了解,而且要清楚整个流程。考研调剂信息没有绝对透明化,谁能掌握信息,就能掌握主动权。



考生需要注意的问题

部分高校以及研究所公布考研调剂信息,只是招收有意向,并且满足条件的考生,并不是所有的考研生最终都能调剂成功。

首先,考生必须要通过国家总分线以及单科线,只有通过国家划定的分数线,考生才会有调剂的资格,否则一切努力都会白费,收集考研调剂信息也没有意义。

其次,各位考生必须要明白,国家整体的考研招生人数和过国家线的人数并不是按1:1的比例执行,而基本按照1:1.1的比例执行。每年都会有10万过国家线的学生没有上岸。



国家将考研划分为A区和B区,A区的国家线以及单科线都会高于B区。如果考生当初是选择报考A区的高校,但最终却没有通过A区的国家线,也可以选择调剂到B区。

通过历年的国家线分析,B区的国家线整体来说都比A区低10分,对于徘徊在国家线附近的学生是一个重大的利好,能让自己上岸的概率变得更大。

目前很多B区的高校都已经陆续发布调剂公告,虽然都是以普通的一本高校为主,如果是普通高校的学生,只想要研究生文凭,这也是一个很好的调剂方案。



希望各位考生都能调整心态,估分后选择准备复试,还是选择就业,都要趁早决定。如果想给自己多一条后路,则要收集考研调剂信息。

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上海法制网立场,转载请注明出处
我要收藏
0个赞
转发到:
推荐阅读
  • 近期,根据举报线索,石景山区“双减”工作专班检查组对通景大厦1705、1706房间进行了现场检查,发现存在违规学科培训情况,具体通报如下:石景山区“双减”工作专班工作人员在现场检查中发现,赫某(21************16)在通景大厦1[全文]
    2025-05-10 01:03
  • 近日,中小学“双减”(指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)政策已在全国各地逐步落实。而在地方开展的相关专项治理行动中,个别“顶风作案”的校外培训机构被列为查处的典型。其中,内蒙古呼和浩特校外教育培训机构“严师学堂”在被查封的情况下[全文]
    2025-04-26 12:31
  • 受国内出生人口持续减少,生源危机甚至已经蔓延到高教领域。12月初,有媒体报道称,今年高考录取阶段,不少民办大学出现大规模招生缺额的现象。有些高校多次降分补录依然招不满学生。如广东某民办本科,2024年的招生完成率还不到一半,“民办大学的老师[全文]
    2024-12-21 04:19
  • 名字是一个人最独特的标签,但同时也不过是一个简单的称号,老一辈的人总说“贱名”好养活,在孩子健康成长面前,父母宁愿给孩子取不那么好听的名字,什么狗剩、铁蛋、石头之类的名字也是层出不穷。甚至直到现在,有些家长还会给孩子取一些“贱名”当做小名,[全文]
    2024-12-17 04:01
腾讯云秒杀
阿里云服务器

Copyright 2003-2025 by 上海法制网 sh.sczixun.cn All Right Reserved.   版权所有

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| 网站所有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