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来,衡水冀州区紧紧围绕“弘扬爱国主义精神,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”主线,多措并举开展残疾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,筑牢未成年残疾人关爱服务体系,促进未成年残疾人工作全面发展。
深入宣传,营造浓厚氛围。该区利用“助残日、爱耳日、爱眼日”等时间节点,深入宣传《残疾人保障法》、《未成年人保护法》等法规政策,进一步提升未成年残疾人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,在全社会形成关爱未成年残疾人的浓厚氛围。在日常生活中,积极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等主题教育活动,向未成年残疾人灌输爱国信念,着力培养其爱国之情,砥砺强国之志,实践报国之行。
施教为本,树立正确“三观”。该区把未成年残疾人接受特殊教育作为健康成长的根基,切实保障其受教权利。目前全区共有66名残疾儿童在特教学校就读,另有78名残疾儿童接受送教上门服务,基本实现了应教尽教。通过开展有针对性的因人施教活动,受教残疾儿童少年的认知理解能力、语言沟通能力、自我管理能力均得到了明显提高,同时良好的特殊教育环境也让他们得以树立更加端正的“三观”,为回报社会奠定了坚实的思想根基。
寓教于乐,激发爱国情感。该区在“助残日”、“六一儿童节”等节日期间,围绕“我与祖国共成长”、“党的光芒照我心”等主题,组织残疾儿童少年开展健康向上、丰富多彩、寓教于乐、富有内涵的文体活动,通过歌舞、朗诵、趣味运动会等多种形式,歌颂伟大的祖国、伟大的党,激发他们内心的爱国情感。
康教结合,融入爱国信念。该区深入残疾儿童少年康复一线,在科学康复的基础上,康复机构老师积极开展面对面思想道德教育,把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融入到残疾儿童少年心中。全区现有44名残疾儿童少年在康复机构享受免费康复训练,在康复老师的悉心指导和耐心教育下,“感党恩、爱祖国”成为他们的坚定信念和自觉行动。(杨方宇)
上一篇 安溪法院多举措提升干警写作能力
下一篇 柳州税务:税收助力营商环境更优化